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3908231
总部经济中国网
杨凌
  

杨凌

杨凌位于渭河流域关中平原腹地,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国家级高新区名 

  1997729咸阳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杨陵区,但因为其作为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性,尚未被中国主管行政区划的民政部单独列为行政区,仍将杨陵区划属咸阳市。杨陵区下辖四乡一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8.59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农民人均耕地0.8亩,是中国农业起源之地。

  杨凌邮编为712100,区号跟西安相同都是029

  2008814国务院在《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咸阳市与宝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877号)文件中,同意将宝鸡市扶风县揉谷乡划归杨陵区管辖,这标志着扶风县揉谷乡正式划归杨陵区。

  揉谷乡有可以和周至县相媲美的猕猴桃产业地,更有中华红皮洋葱之乡的美称,揉谷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是姜嫄腹地,后稷之根所在。划归杨凌后的揉谷正以满怀的热情与周到的服务,喜迎八方来客。

杨凌概况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陕西省成立了由34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方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自1997年成立后,通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杨凌区内驻有教育部直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医科专修学校、陕西国防科技学院等大专和中专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有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大学科门类,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另有若干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若干,在农业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其它的大专和中专院校中,个别学校以农科为特色。

  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师祖后稷·弃在杨凌这块热土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地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得过渡,创造了先古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和杨陵农业的辉煌。

  4000年后的今天,尤其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以来,18万杨凌人民充分发挥区内的农业科技优势,抢抓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苗木花卉、名优新特杂果、良种等五大产业,建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正在杨陵这块热土上崛起,每年一届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这里举行。

  经过一代又一代杨凌人的努力,目前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农业的带动下,杨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杨凌,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后稷曾经耕耘过的这块热土上,创造着现代农业的辉煌。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农业及农业科技文明史。《史记·周本记》记载,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可以说我国农耕文明史由此发端。

  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共有10家农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 聚集了农林水方面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专门人才。世界上还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是荷兰的瓦格涅根。所以,当时人们就把杨凌称作农科城李岚清同志1996年来杨凌看了后,说只能算个农科乡。因为当时缺乏基本的城市功能,基础设施条件只是一个落后的北方小镇。

  也正因为条件太差,以及体制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示范区成立前的几年,平均每年流失近百名骨干人才。为了稳定人才,发挥农科教优势,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在岚清同志的亲自推动下,国务院于1997713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由陕西省与国家14个部委(现已调整增加为19个)共同领导和建设,并成立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陕西省也成立了由省级有关部门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

  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并要在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部共建农业产业链延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创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

  建设了一个设施较为配套、功能比较齐全、初具现代化水准的园区硬环境。示范区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48.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22.4亿元。包括30多万平方米高标准的安居工程,孵化功能齐全的创业中心,四星级的国际会展中心,设施条件一流的标准高中、小学和幼儿园,亚洲首屈一指的水上运动中心,国外进口设备的示范区医院,30多公里的市政路网,省内唯一的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天然气热电厂,等等。

  杨凌城市建设突出了生态型的特色,建设一流的人居环境,不允许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和项目入区。示范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都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去年,示范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认证。杨陵由一个落后的乡间小镇,正在向一个城市功能完善、科教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农科城转变,人才流失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科教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教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9999月,经国务院批准,把原十家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科教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经过三年的探索,已初步构建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格局。新体制和新机制激发的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旱作农业、水土保持、小麦杂交育种、生物制药、体细胞克隆、人体干细胞研究等众多领域相继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2%提高到了45%,一大批科教人员走出校门,创力或领办科技型企业,一批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友情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