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3908231
总部经济中国网
杨凌(3)
  

  19999月,经国务院批准,把原十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经过6年的探索,已初步构建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格局。两所大学的规模、水平和实力明显增强,在校本专科生由合校时的1万名增加到2.7万名,各类研究生从合校前的760名增加到4900名。新体制和新机制激发的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在旱作农业、水土保持、小麦杂交育种、生物制药、体细胞克隆、人体干细胞研究等众多领域,相继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2%提高到了45%,一大批科教人员走出校门,创办或领办科技型企业,一批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同时,示范区与两所大学密切协作、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在此基础上,正合力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科技示范。

  (三)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示范区成立以来,始终把推动成果转化和扩大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区内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累计注册企业849家,其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0家,外商投资企业22家。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23%

  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迅速,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环保农资和良种繁育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杨凌医药产业的聚集度已仅次于西安高新区,位列全省第二。现有医药企业18家,其中11家家通过GMP认证。亨通光华年产500吨泰乐菌素的二期工程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800吨,成为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动物抗生素生产企业。岱鹰生物、富万钾、博迪森等三家高科技企业陆续在美国和香港成功上市,恒兴果汁与新加坡佳福集团成功合作,标志着示范区入区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环保农资领域,以富万钾、博迪森为代表的农化企业达47家,杨凌已成为西北最主要的环保农资生产基地。亨通连锁、秦丰连锁两家大型农资连锁企业销售网已覆盖全省主要县区,网点达2000多个。在绿色食品领域,有食品加工企业38家,年销售收入约8亿元。年生产能力18万吨的恒兴公司已跃居全国三大苹果汁加工企业之一,李华葡萄酒、当代蜂产品、圣桑饮料已成为区域性知名品牌。

  依托杨凌在动植物生物育种、转基因、胚胎遗传、克隆技术、细胞工程、旱作节水农业、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培育了一批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岱鹰公司2000年作为一家高新技术小企业进入示范区创业中心孵化,经过短短5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控股两家国内制药企业,与美国、马来西亚多家著名大公司合作,推出多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知名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示范区通过强化激励机制,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发动全员招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8亿元。企业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加强,创业中心孵化场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89家,累计毕业企业29家。

  (四)区内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灯下黑得到初步解决,并继续保持了好的发展势头。

  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517元,从1997年以来年均增长12.2%,增幅分别高于同期全省7.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0个百分点。2004年,省委安排省委政研室专门就杨凌农民增收情况进行调研,并将有关经验向全省推广。

  一是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主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以奶业为重点的畜牧业和以无公害蔬菜杂果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并探索总结农民增收的新机制、新模式,使市场、企业、农户与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专门从事安全猪肉生产的本香集团,以公司+协会+农户形式,先后在宝鸡、咸阳、西安、汉中等地建立养殖基地30多个,推行科学养殖技术和先进的分割加工技术,带动杨凌及周边5000多养殖户增收致富。专门从事无公害果蔬生产加工的绿嘉公司,按照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区内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农民收入增加明显。注重发挥专业协会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9个。此外,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农民,也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显露身手,兴办创办企业。农民企业家蒋卫锁,从35万元起步,一手与广大奶农连接,一手与奶业公司联手,推行机械化挤奶,收购鲜奶价格每斤高出市场价格0.3元。仅此一项,一年为奶农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沼气、改厕、自来水入户、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清运、村容绿化美化和农村文化、医疗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农村公路141.5公里,建成沼气池2100口,实施家庭改厕5000户,41个行政村已实现自来水入户,有线电视入户2100户,建立了30个信息示范户和2个农民网吧,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23个。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有7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三是狠抓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培训。近年来,示范区基础教育质量逐步提高,高中升学率达到60%以上,小学入学率连续多年实现100%。全区农村小学由49所撤并为25所,优化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通过了省普及教学实验区验收。整合区内大学、科研单位、各类职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培育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培训。2005年度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农民培训150余期,培训农民6000多人次。

友情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